山重村成为漳州乡村游热点景区

 山重新闻    |      2013-05-02

新闻来源:中国旅游报  吴健芳


□贾尹本报驻福建记者吴健芳    


    站在仙灵旗山上,目之所及尽是缤纷花海,云幕、清泉点缀其间,让静谧的景区变得灵动起来。因为地处厦漳交界,仙灵旗山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来到这海拔700米的高处,感受“在漳州看厦门,在厦门看漳州”的意境。山下的山重村,更以其风貌独特的古民居和千亩缤纷花海成为漳州乡村游的热点景区。    酒香也怕巷子深    

    山重村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境内,是一个拥有9个自然村、3700多人口的古村落。这里面对三重水,背靠三重山,是“瓮底”状的盆地村庄,因重山阻隔而鲜有人知。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山重村漫山遍野的绿树鲜花由媒体传播开来,随后,邻近省市的游客纷至沓来。随后,山重通往长泰县城、厦门灌口的两条水泥路相继开通,祖辈们出山所倚赖的崎岖古驿道终于被取代,新开通的道路如打开“任督二脉”一般让山重旅游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山重村年接待游客量均在10万人次以上,先后荣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福建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称号,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据中共长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仲芳介绍,山重的资源因为与世隔绝而保护得非常好,近年来,政府不断给予资金政策支持,道路不断通畅,景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他说,如今,山重充分利用乡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丰厚的文化底蕴及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努力打造乡村休闲和乡村康体旅游品牌,很有希望成为漳州县域旅游的龙头。    

以区带村盘活资源    

    2006年11月,山重村被抽离陈巷镇,划到刚刚成立两年的马洋溪旅游区麾下,从此开始以旅游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如今,民房变成了客栈,农田变成采摘园,村民也当上了老板,旅游已然成为村子的支柱产业,占到年收入的50%以上。    

    之后,长泰古山重旅游有限公司成立,由旅游区、山重村、旅游开发公司三方,分别以资源、资金参股合作,共同发展山重村生态休闲游。山重村以资源入股,占30%的股份,全体村民都当上股东,每年可以享受股权分红。   

    在经营上,公司将500多亩的冬季闲田,开发为油菜花观赏区租给农民管理经营,且商定平日农民可以随意种植毛豆、玉米等蔬菜创收,但是冬季要播种油菜花,以形成春天观光的油菜花海。而公司则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每亩还补贴500元,来年,油菜籽收成也归村民所有。此外,景区还出资重塑了村民的老房子,外部修旧如旧,里面则按现代客房标准装修,打造成特色客栈。既保护了村落原貌,又解决了游客住宿,客栈老板也多了创收项目。    

都市休闲后花园   

    如今,来到山重村,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完整保了13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风貌。由于村内河流遍布,鹅卵石非常多,村民们就地取材,用鹅卵石搭盖房屋、铺就道路、垒建围墙,形成了如今独具风貌的古村落。 

    村民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每当一户人家有了男孩,母亲便会每天从河里捡起一块鹅卵石,日积月累,等到孩子成婚时一并拿来盖房。时至今日,即使房子破旧,屋顶塌陷,鹅卵石墙壁却依然挺立,一如母亲对孩子千年不变的爱。徒步其间,只见户户相连,路路相通,布局奇特,形制巧妙。如今,原本为抵御外敌入侵设计的房屋布局,在山重村旅游开发之后,俨然成了古民居迷宫,流连其间不觉有种穿越千年历史的乡野古趣。    

    山重村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花世界”,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长泰,21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和1460毫米的降雨量,养育了山上葱郁的树木和缤纷的花海。    

    占地1.2万平方米的玛琪雅朵花海景区,分草花片区、油菜花区、灌木区、乔木区、三角梅园等多个主题区。所以花木均依山势地形而建,配合四季节令穿插种植。远远望去,各色鲜花如彩带般从山坡倾泻而来,颇具立体感,更比平地的花圃多了几分气势。据工作人员介绍,景区最初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植被保护区,现在绵延起伏的花海均是按照原有的地势规划,在保护原有育林成果的基础上,引进多个品种进行鲜花培植,在保证水土涵养的同时实现了“天天有花开,月月花不同,全年都缤纷”的观赏效果。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鲜花满山村,一年十万客”是山重村的真实写照,山已经成为厦漳泉最受欢迎的城市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