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茶山景色(受访对象供图)
新兴泰联村党委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受访对象供图)
“我们希望让荒废的土地再次种上茶树,重现茶产业辉煌的过往。”近段时间,长泰区枋洋镇青阳村党支部书记卢海中正忙着在村里“看地”,他马不停蹄地走遍青阳村以及周边赤岭村、上洋村、内枋村的撂荒地,考察评估土地的各项“指标”,再统一记录整理,准备对它们进行“二次利用”。完成这项工作后,他准备与茶企合作,引入高品质茶种,引导4个村村民进行种植,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9月,长泰区委组织部以“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宗族相亲、交通相连”的方式,在全区设立16个联村党委,达成“跨村联建”工作全覆盖,开启长泰乡村“抱团发展”新局面。
组建特色队伍
秋茶采收季刚过,长泰区枋洋镇青阳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今年秋茶的价格较往年有所提升,村里的茶农收入多了,也提增了继续做茶的信心,有不少村民观望着,打算着手开始种茶。
处于崇山之间的枋洋镇,以农业为支柱产业。曾经,庞大的茶叶市场辐射背靠泉州安溪的青阳、赤岭、内枋、上洋4个村。那时候,这4个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茶树,借着“邻居”茶叶市场的东风,村民们端稳了饭碗。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人种茶,中低端茶叶市场趋于饱和,茶叶的价格走起“下坡路”;再加上村里的茶叶种植、加工方式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家庭小作坊”模式,品质良莠不齐,又过度依赖于茶商收购的单一销售渠道,使得当地的茶叶无法卖上好价格。渐渐地,越来越多茶农放弃茶叶种植,纷纷“转行”种植其他能卖高价的农产品。
“这4个村都有茶叶种植的历史,目前以青阳的茶种植面积最多,通过整合各村的闲置用地,种植高品质茶种,打响‘天竺岩茶’的品牌。”卢海中告诉记者,如今青阳茶产业发展的难题,不是小村单打独斗可以克服的。眼下,他有了一个新身份——枋山茶香联村党委书记,他与其余3个村书记共同组成联村党委队伍,集思广益,一起寻求破解之法。
“要破解茶产业发展的难题,第一步要把4个村里的老旧茶园进行升级改造,改进原先毛蟹、本山等低端茶种,培养一批技术型人才,改进种植技术,提升茶叶品质;其次,要聚合人才资源,从4个村里挖掘在本村或在外的人才,把茶产业环节拆分,通过‘抱团’的优势,做资源的共享与差异化互补。”9月,枋山茶香联村党委召开联合工作会议,探讨4村茶产业发展方向,长泰茶业协会会长傅四方针对4村的情况提出建议。
“‘跨村联建’,重点在于‘领头羊’的作用,要跳出本村看本村,把联村党委的成员聚合起来。”长泰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柯书荣说。
结合全区88个村(社区)的特色,长泰区整合出“农业产业”“田园经济”“产城融合”“城乡提升”“文旅融合”五大类型16个联村党委,并选派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村党委书记,同时创新性地选择35周岁以下的年轻科级干部担任联村党委副书记,具体谋划实施33个联村发展项目,让跨村联建工作落到具体的产业发展实处。
好点子“跨”出村
“跨村联建,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把文旅产业的范围做大,可以有更多大展拳脚的空间。”当上五朵金花联村党委书记后,林国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享玩国际旅行社、涯山文旅商讨成立旅游公司的方案,对党委成员的5个村进行统一的谋划与开发。农业产业“抱团”瞄准的是更大的市场,文旅产业“抱团”则看向更新的未来。
经历石材村产业转型之后,5个村之一的林溪依托半月山温泉的吸附力,吃上了“旅游饭”。
在林国发看来,“深度游”是林溪村旅游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但由于单个村面积有限,可挖掘的文旅资源也有限,这个问题在“跨村联建”之后迎刃而解。
在林墩办事处的5个村中,林溪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得最早,在确立“耕读古寨、温泉林溪”的旅游发展定位后,林溪村挖掘明朝抗倭遗址林墩寨、清代古堡民居奎璧齐辉楼、明朝监察御史林秉汉故居、上下林祖厝等历史文化景点,古樟树岛、白盘岭、田螺乾水库等自然风光,半月山温泉景区、水世界、山水畔亲子乐园等现代旅游项目,形成阳光康养、古迹文化、亲子休闲等主题线路。
同处于林墩的石横村、乔美村、美宫村、江都村与林溪同享区位优势,跨村联建工作的开展,让林溪的好点子、好经验“跨”出本村,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让村与村的发展齐头并进。
“通过联村党委将各村旅游线路进行整合,推出林墩一日游、多日游、周末游等轻旅游产品,实现跨村党建与经济效益的有效衔接。把游客留下来,让当地文旅经济活力的提升更有可为。”林国发说,旅游带动的吃、住、行是文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联村的开发管理,让旅游资源迸发更多的合力,做到好点子共用、好资源共享,最终促成乡村富民的新路子。
“联”出振兴合力
“有些难题,其实‘跨’一步就能迎刃而解。”长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新兴泰联村党委林海鹏告诉记者。在长泰区夫坊村港园工业园内的宏发电声继电器厂区,经过几日的建设施工,完成了排水管道的铺设,解决了企业的难题。
短短的一段排水管道,想要建设却没有那么简单,症结就出在地理位置上。原来,企业的厂区位于夫坊村,而规划的排水管道位置却属于隔壁的欧山村,处于交界处,导致在征迁建设上遇到了阻碍。
为了解决问题,联村党委组织了两个村的村委到项目建设的现场,共同确认建设用地的归属,厘清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归属,明确了责任的划分。
“新兴泰联村党委的6个成员村(社区),因为大部分处于工业用地地块,涉及的征迁、建设等问题,通过跨村联建的方式,让工作推进有明显的加速。”林海鹏说,以联村党委的平台,各个村之间互通有无,在征迁项目上发挥“联”的合力,解决之前村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比如将夫坊村的职工培训基地范围扩大,为整个联村培训更多的技术人才,供应联村的各类工业企业;又或者是将不同村的资源整合开发,促进土地流转,把发展劲头拧成“一股绳”,从而带来联村之间的强强联合,均衡发展。
“下一步,跨村联建的工作将结合‘七赛’活动,对五大片区进行分赛道比拼,对于排名靠前的,还将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推动发展成果为全体村民共享,联出成效。”柯书荣说。(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王雅鹏 曾泽超)